明扬花园小区门口曾是油烟弥漫的“战场”,流动摊贩挤占道路经营,喧嚣直至凌晨,居民投诉电话每周不断。数月后,这里却变得井然有序、安静整洁。小区居民莫真荣由衷地送出了锦旗。
南桥夜市
锦旗背后,是南桥街道以民生为本,创新社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。街道瞄准了社区里让人头疼的麻烦事:管理流动摊贩、整治停车乱象……用市场化手段盘活社区闲置资源,按照“谁受益谁付费”的原则收取管理费,湛江市南桥暖邻社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(下称“社区企业”)7个月收到管理费66万元。
66万元怎么花?作为非营利性机构,社区企业将这些收益源源不断地反哺社区公益服务,从补贴长者饭堂、运营24小时工会驿站,到支持文化活动和清理老旧小区的公共区域,减轻了过去由政府全部兜底的财政压力,从“等靠要”到“自己赚”,走出了一条从政府“输血”到社区“自我造血”的新路子。
长者食堂
小生意滋养大民生 治理难题巧化解
“变化真的太大了!”社区企业总经理黄永远深有感触,“去年这时候,明扬花园小区周边居民关于流动摊贩的投诉每周都有,从今年开始越来越少,现在基本没有了。”莫真荣回忆道,“平常有四五十个摊贩,营业到凌晨5点,油烟和噪音让人苦不堪言。”如今,这些摊贩已统一迁至南桥河畔等规范疏导点,小区恢复了宁静。
南桥街道地处湛江中心城区,基础设施老旧、老龄化程度高,是典型的老城街区。流动摊贩多、管理难曾是社区治理的顽疾,摊贩与执法部门“打游击”,居民怨声载道。
如何破局?南桥街道没有选择简单的围堵,而是创新思路,由社区牵头开办企业,“当家作主”管理流动摊贩。
2024年11月,百园、康顺社区率先试水,居委会作为出资人,成立了社区物业公司。2025年8月,百园、康顺、康宁、京基四个社区的社会企业联合出资,成立社区企业,由一套人马统管五家企业。
南桥街道采取“疏堵结合、规范管理”的市场化方向,划定了南桥河沿岸、人民医院东门等6个临时疏导点,将约300个流动摊位纳入统一管理。摊主缴纳管理费和卫生费,就能获得一个规范的经营位置。社区企业则负责安排人员值守巡逻、清洁保洁,疏导点配备大垃圾桶,铺设防油地胶,强制安装油烟过滤器,并美化摊位棚顶。
南桥夜市
效果立竿见影,摊主黄小霞在疏导点稳定下来:“不用东奔西跑了,这里形成了规模,人气更旺,生意更好,我们夫妻二人在这里经营烧烤摊,一天能有两三千元收入。”
对社区而言,曾经的卫生黑点变成了整洁有序的消费点,还催生了“南桥烟火”“河岸食光”等夜市品牌,带动了周边业态发展。更重要的是,居民投诉锐减,环境显著改善。
这背后,是社区“自我造血”功能的激活。社区投入原本主要靠财政投入和社会捐赠,社区企业的成立,盘活了闲置的边角地和管理盲区,将这些曾经的治理顽疾变成了可持续的现金流,一举破解了社区服务“无米之炊”的困境。
利润反哺公益 居民生活有滋有味
源于社区的资源盘活,最终又精准回流,滋养社区服务的方方面面,形成了“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”的温暖循环。
中午时分,百园社区长者饭堂飘出阵阵饭菜香。82岁的刘爷爷接过社工递来的餐盒:“味道好,肉嫩好嚼,少油少盐,正合我们口味。”他和老伴每人只需付4元,就能享用这顿15元餐标的热乎饭。
长者食堂
每日近200位老人在此领取午餐,其中,财政补贴120份,社区企业每月从收益中拿出约1万元,补贴另外的60份,并承担日常管理、清洁和水电费用。
紧邻饭堂的24小时工会驿站,是环卫工人、快递员、货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的暖心之家。一位外卖小哥刷脸进门,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免费的矿泉水一饮而尽:“不忙的时候我就来驿站休息、吃饭、如厕,这里还提供手机充电、应急用药等服务,非常暖心。”
24小时工会驿站
驿站的日常运营由街道工联会向社区企业购买服务,委托其管理,不足部分由社区公益补足,每月补贴约3000元。
“我们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、经济效益为辅,小生意是为了支撑大公益,社区收益要精准反哺到社区服务和治理的痛点上。”南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辜福川强调。
社区文化站也因收益“活水”注入而热闹起来。南桥街道创新“以场地使用换群众服务”模式,引入社会志愿团队运营,建立起向日葵书吧、心理关爱服务站、金盟艺术团等文化阵地,社区收益承担起水电费等运营成本。今年1—7月,举办了超60场公益文化活动。
“文化站运营成本高,之前很少使用,处于半闲置状态。现在社会志愿团队进驻,水电费也有了着落,大大减轻了社区文化服务供给的压力。”辜福川欣慰地说。
社区物业服务中心
社区企业成立了专项公益项目,打理百园小区、调顺街道办宿舍区等无人管理小区公共设施。“我们小区没有物管,化粪池堵塞气味刺鼻,维修资金筹措难,幸亏有社区企业帮我们疏通下水管道。”受益居民李奶奶连连道谢。
同时,社区企业正尝试在部分老旧小区推行信托制物业管理,盘活小区车位、公共空间资源,用经营收益反哺基础物业服务,逐步啃下这块“硬骨头”。目前,湛江电厂宿舍小区已率先由社区企业承接管理。
南桥街道积极响应广东省“两社三中心”建设要求。这股源于社区、用于社区的活水,正持续注入服务中心、邻里中心、活动中心的建设,引导居民更广泛、有序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。社区治理的活力与人情味日益浓厚,老城区焕发新生机,蹚出了一条充满烟火气的可持续民生路径。
来源:南方+
信钰证券-信钰证券官网-配资股配资-配资实力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